工程造价管理阶段BIM存在的问题

在施工阶段使用BIM技术可以对成本管理的数据进行整合和管理,解决成本管理过程中数据繁杂、专业信息不协调的问题,进而提高项目管理的整体水平和效率。虽然BIM技术已经逐渐被众多建筑企业所认可,但其推广应用仍存在诸多障碍。在工程造价管理阶段,主要存在以下问题。
(1)应用范围不广,深度不够。大多数施工企业选择将BIM技术应用到项目中,但大多侧重于建模和可视化,忽略了其在项目实施全过程中的作用,尤其是在项目进度管理中的作用,未能应用BIM技术整合进度数据和成本数据。很多从业者简单的把BIM技术当成一个建模软件,却没有意识到BIM其实是很多软件的集合,可以通过一个协同工作平台发挥各自的作用,使施工管理更加精细化。
虽然BIM在设计和施工阶段正在兴起并得到认可,但最近一项对英国建筑行业的调查显示,只有39%的建筑专业人士使用BIM,只有54%的人了解BIM,四分之三的人认为行业对BIM不够清楚,只有27%的人相信BIM。此外,最近的一项全球市场研究表明,使用BIM的承包商中有36%处于中低BIM参与状态,而11%的承包商处于非常高的BIM参与状态,因此人们无法识别和量化BIM的好处。
然而,我国仍有一些施工企业认为,施工项目只需要按照施工合同完成施工任务,而不需要研究新技术。然而,在一些愿意采用BIM技术的建筑企业中,只有少数工程技术人员参加过BIM相关技术的培训和学习,其中一些人只是简单地了解BIM的概念。因此,BIM技术很难应用于工程造价管理,因为它不能很好地与传统的施工管理相结合。
(2)应用效益不明显。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使用BIM技术,大多是因为国家和地方的政策,而不是企业主动使用BIM技术。因为施工企业的理念还是如何直接快速的顺利完成项目,而不是前期浪费一定的人力、物理、时间去建立BIM模型。因为他们无法估计在成本控制上使用BIM技术和不应用BIM技术的异同,以及能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。其次,BIM技术不是简单的使用软件,而是建立在使用软件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,让BIM充分发挥作用。但目前很多建筑企业对BIM的使用处于起步阶段,专业人员不够。因此,在项目实施过程中,BIM无法做得更广泛和深入。让施工企业觉得BIM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不显著。
(3)我国BIM相关软件的应用和发展还不成熟。BIM技术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,首先需要通过BIM模型计算工程量。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Revit软件是国外Autodesk公司开发的,该软件采集的工程量不符合我国计量标准的要求。所以需要通过相应的插件进行转换,导入到国内开发的BIM计算软件中进行工程量计算。但由于软件开发不成熟,在导入过程中丢失了很多构件,所以在BIM计算软件中重新建立模型需要时间。所以施工企业不愿意更多的使用BIM技术。